当前位置: 文学小说> 历史军事> 我在现代留过学> 第六百五十三章 苏、程生隙(2/3)

第六百五十三章 苏、程生隙(2/3)

差不多两刻钟,才终于等到了讨论停止。程颐起身,领着诸伴读,面朝官家拜了四拜。然后,次第趋步而退。这個时候,郭忠孝终于得到了入殿的许可。到了御前,通报了苏轼已经入宫就在殿外后旨。官家便吩咐道:“舍人且将苏轼带到集英殿后便殿来见朕。”“诺!”……苏轼端坐在集英殿前的小殿里,看着从殿中鱼贯而出的人影。“那一位就是程正叔吧?”苏轼审视着领头的人影。程颐在经筵官里是最好辨认的。因为他的本官最低——迄今依然是京官,而他是唯一一个会穿着青色官袍出入禁中的大臣。大宋服章之制,文臣选人、京官服青,朝官服绿,待制服绯,宰执服紫。但自仁庙之后,因为染布技术进步,使得青色的衣袍价格被打了下来,所以民间百姓,普遍开始穿青衣。这就让士大夫们很不爽了。于是,纷纷开始越级服绿。法不责众,朝廷也就只能默认,所有文臣选人以上都可以借绿。于是,穿着青袍公服的程颐,自然一眼就被认出来了。“听说此人食古不化,迂腐愚昧……”苏轼想着自己听说过的一些事情,就忍不住嘟囔起来:“恐怕只是标新立异,欲图表现罢了!”“又一个叔孙通?!”“呵呵!”叔孙通在大宋的名声,可不好!一直就是被批评的对象。因为叔孙通说过:人主无过举这样的话。被大宋士大夫们纷纷抨击——阿谀奉承,岂能称大儒?最重要的还是大宋士大夫们认为,叔孙通制礼,让大量先王的礼法失传,简直和秦始皇一样是儒家的罪人!所以,苏轼的这一句评价在大宋士大夫中是典型的骂人的脏话。而苏轼的性子,本就洒脱,根本管不住自己的嘴。所以,他这些话是当着小殿上宿卫的御龙直说的,根本没有遮掩。没办法!若是没有看到程颐也就罢了。看到了程颐,他就忍不住吐槽、奚落甚至攻击对方。这是因为程颐今年做的一些事情,让苏轼知道后勃然大怒,甚至起过要去程颐家里真实他的想法。不过,苏轼也来不及多吐槽了,因为郭忠孝已经从小殿后的小门,走了进来,对他道:“龙图,官家有旨,诏龙图至集英殿后便殿觐见。”苏轼于是起身,跟上郭忠孝的步伐。但在穿过殿后的小门的时候,他还是没有忍住自己内心的八卦心理。……“真说了程颐是叔孙通?”赵煦听着冯景的奏报,皱起眉头:“这大胡子,还真是……”明明苏轼从去年开始就不在汴京。司马光死后的丧仪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