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九章 断尾求生(2/5)
守派。其中混了大量,纯粹是为了保护自己财产,而和新党斗争的有产者。比如说那些外戚勋贵们还有地方上的形势户们。新党也未必全部是改革派,其中混了不知多少投机客。所以,赵煦其实是高兴的。他可比后来的明朝皇帝要面临的局势要好得多。阻力更是会少不知道多少!他最不怕的,就是士大夫、武臣、勋贵们爱钱。喜欢钱好啊!大家一起赚钱才好!赵煦摩挲着双手,整个人都变得振奋起来。文熏娘在旁边看着,虽然她不清楚官家为何忽然变得如此开心。但,官家开心,就是好事!御撵很快就到了福宁殿,在文熏娘的服侍下,赵煦走下撵车。然后他就看到了,向太后带着尚宫张氏等人,迎了出来。“母后!”赵煦上前行礼:“儿臣回来了。”“好!”向太后轻笑着,扶起赵煦,牵着他的手:“我儿回来了,母后就安心了。”……“天子亲幸太师府邸……太师明日就会重新会客……”御史台中,窃窃私语,在蔓延开来。吕陶有些坐立不安的坐在自己的官署中,汗水打湿了他的发丝。“为今之计,吾等恐怕只能上表请知了!”在他对面,监察御史朱光庭,叹了一声:“棋差一着啊!”他们在上个月上书,谈论太师文彦博,乞尊礼帝师,其实就是想要碰瓷。碰瓷是一门艺术。碰的好,碰到宰执、宫里面心里去了。板子高高举起,最后轻轻落下。了不起出去一两年,就可以风风光光回来。文彦博这么些年,就没有对头了吗?不可能!所以,只要做得好,说不定就可以抱上一条大腿,从此平步青云。哪怕没有成功,其实也不亏。可以树立一个铁骨铮铮,为国无惧权贵的形象。毕竟,他们是言官,吃的就是这碗饭。可哪里晓得,事情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?最初的奏疏,进了宫里,就石沉大海。就在他们以为,这奏疏再也没有回应的时候。却被人捅了出来。然后,短短一天内,就闹得满城风雨。整个汴京都知道了——有御史上书,请求让四朝元老,定策功臣文彦博退位让贤。尤其是那个汴京新报的胡飞盘,在这个事情上,上跳下蹿,唯恐天下不乱。终于是把这个事情,从单纯的朝政,变成了民间广泛议论的八卦。于是,天子亲幸文府,慰勉元老。事情再也不受控制了。毕竟,天子都亲幸文府了。这说明什么?天子认为,国家大事离不开这位平章军国重事、太师的辅佐、匡正。天子是英明的,不可能错的。那么,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