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七章 圣天子啊!(2/3)
于普通人。所以,该倒霉就认了吧。至少比现在所有人都得出钱强。也比将来,若出了昏君,不够钱花了,就将免役钱拿去花天酒地,然后变个花样让老百姓继续服役强。而且,韩绛说了嘛。去年免役钱一年一千八百七十二万贯,而熙宁九年的时候,天下州郡免役钱也就一千两百万贯左右。短短八九年间,增长了六百余万贯。这就是官府敲骨吸髓的铁证!尤其是,每年免役钱结余数百万贯,都送到了汴京的封桩库。这是什么行为?在司马光看来,完全就是官府将原本属于百姓的钱,揣到了自己的兜里。天下的钱,本来是有定数的。现在官府每年多了几百万贯,那百姓自然就会少几百万贯。百姓本来就无钱,民间再少了这几百万贯,生活自然更加拮据。这样想着,司马光继续看下去。然后,他就看到了天子与韩绛、两宫之间的对答。司马光的眼睛,顿时就亮了起来。“以厢军、富户为斗纽,用祖宗扑买之法,扑买官府差役?”“妙!妙!妙!”他当即称赞不已。厢军,本就是大宋不得已下的产物,是花钱消灾的典型政策。所以,厢军完全就是个纯消耗,吃财政的大户。不止如此,厢军还是上上下下很多人吃空饷、喝兵血的好地方。以司马光所知,天下州郡的厢军。绝大部分都只是圈在军营里,勉强不饿死的军士。而且,还要被地方官层层盘剥。在地方上,驱使厢军营作、种地、服役都是很常见的。所以,在大宋但凡有可能,不会有任何人想当厢军。被招刺进厢军的,都是些受了灾,实在没办法,活不下去的人。而大宋其实也一直在想方设法的裁撤厢军。奈何上上下下的阻力都非常大!地方官,舍不得免费的好用劳动力。武臣们舍不得这么一个可以舒舒服服吃空饷的好差遣。所以,每次裁撤厢军,都很困难。如今,天子出了这么一个妙策。可谓是一石多鸟,既可以裁撤厢军兵额,减少支出,又能让被裁撤的士兵有生计可以维持。尤其是天子那一句: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。让司马光兴奋不已。“这才是圣天子该做的事情!”司马光呢喃着,感觉浑身充满干劲。自从年初大病后,一直消沉的意志,重新开始焕发。……这天晚上,官家诏对宰执的详细经过,就已经差不多在汴京城里传开了。汴京城中的勋贵们,在通过各种渠道,打探到了内容后,一个个也都兴奋起来。“这才是圣天子啊!”无数人心悦诚服,无比满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