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文学小说> 历史军事> 我在现代留过学> 第三百零五章 赵煦:要断章取义(2/4)

第三百零五章 赵煦:要断章取义(2/4)

朝文字、旨意,按照年月日远近以及军事、人事、经济分类。这也是赵煦一直在做的事情。福宁殿的西阁现在已经成为了他个人的档案馆。“司马公的奏疏?”赵煦接过来惊讶了一声:“倒是稀奇呢!”拿着奏疏,他看了看封皮,就知道这是誊抄过的通封状。通封状是大宋文臣的一种上书体裁,与实封状对应。两者的区别是:通封状是公开的,有司经手人,都可以查看,而实封状是秘密的,原则上只有皇帝能看。看着封皮上的文字,赵煦翻到背面,看着那张贴在背面的黄纸。这是贴黄,主要是介绍奏疏大体内容,概括中心思想的简短文字。也是大臣们,吸引皇帝注意力的最好办法——皇帝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。大多数奏疏,都是扫一眼贴黄,发现没什么重要的就丢到一边,让通见司交给三省有司去处置了。司马光自然是很会写贴黄的。不然,他也无法做到,虽然人在洛阳,但每次上书的奏疏,都能让先帝拆开去看。这一次,也是一般。司马光的贴黄上写着:恭唯太皇太后、皇太后深居九重,皇帝陛下富于春秋,四海之广大,闾阎之微隐,未尝亲身而目睹也!非采听臣民之言,虽以天纵睿智之性,何由知之?赵煦立刻就笑了:“司马公还真是害怕朕不看他的奏疏呢!”于是,拆开了被封着的封皮,拿着那张白纸,走到西阁之外,坐到坐褥上,细细看起来。司马光的文字,一如既往的犀利。开篇就是一顶大帽子:臣闻舜明四目,达四聪,王者视四海之内,皆如户庭,闾阎之间,皆如指掌!赵煦微笑着点头:“真是英雄所见略同!”他决定,马上让人去通见司,把司马光的这份奏疏原文的这一句先摘下来。以后说不定用得上!你看——司马公都劝朕要视四海之内,皆如户庭,闾阎之间,皆如指掌!所以,朕搞一搞特务,监视四方,甚至派人混进爱卿的内宅里,很合理对不对?继续看下去。司马光就开始忧国忧民了:窃唯四民之中,唯农最苦,农夫寒耕热耘,沾体涂足,带星而作,带星而息;蚕妇育蚕治蚕,缕缕而织之,寸寸而成之,其勤极也!这一句话也很好,得赶紧让人摘抄下来。以后司马光的徒子徒孙要是嚷嚷着反对赵煦大兴棉业、棉纺,就可以拿着这句话去堵他的嘴——司马公生前那么怜悯百姓、民夫。朕思来想去,才有此法,解万民之忧苦。汝这个没良心的!竟敢反对朕的德政?开除你的司马公弟子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