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文学小说> 历史军事> 我在现代留过学> 第两百九十八章 苏辙 (补更1)(2/3)

第两百九十八章 苏辙 (补更1)(2/3)

然登门,为的是何事?苏颂有些不太明白。但他知道,肯定是公事!于是,命人将苏辙,请到了他的书房中。苏颂在书房里,接见了苏辙。苏辙一见面,顿时就拜道:“晚辈见过叔父!”他父亲和苏颂,乃是‘宗盟之好’。两人以世兄论教,自然,苏轼、苏辙就是苏颂的子侄。苏颂扶起苏辙,道:“子由不必多礼……”两人落座后,苏颂就问道:“子由今日忽然登门,不知所为何事?”苏辙拱手道:“小侄听闻叔父,今日入宫陛见,天子欲重用之……”“小侄思及叔父往日教导之恩,故此特地登门,为叔父送几篇天子往日赏给小侄的御制诗词文字……”“或许,可助叔父……”说着就要从怀中取出那几篇天子在经筵上所做,后来赐给他的御制诗。这也正是经筵官们的优势所在。他们不仅仅和天子关系亲密,还可以接触到天子的诗词文章,从文字之中知晓天子的志向、想法。而这些事情,他们轻易不会对外透露。一则风险很大,二则这是属于经筵官们的秘密。苏颂却立刻摇头道:“子由好意,老夫心领了!”“只是,揣测圣心,非臣子所为!”他本心就不是那种会钻营的人,何况,今日御前官家可亲口说了先帝对他的评价。哪怕只是为了先帝的那几句话,他苏颂也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!苏辙见着苏颂的样子大感钦佩!若是旁人恐怕不止想要天子的文字,还想要知道那些天子在经筵上的故事。于是,苏辙起身恭拜:“叔父高风亮节,小侄钦佩,愿以叔父为榜样!”若是一般人,可能也就说说而已。但苏辙这个人,说过的话,是绝对会做到的。这一点,苏颂是知道的。就像今日这样的事情,其实苏辙只会对他这样做。其他人都不可能让其打破他的原则(苏轼例外)。于是,扶起苏辙,道:“子由不必学老夫!子由该有自己的道!”“就如文字……”苏颂语重心长的说道:“乃父、乃兄,是乃父、乃兄……”“子由的诗词痕迹太重了!”苏辙听着,拜谢道:“叔父教诲,小侄铭记于心……只是……奈何多年之习,一时难以更正!”他的父亲苏洵,他的兄长苏轼。和他太近,对他影响太大了!尤其是兄长苏轼,那豪放的文风,让他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要模仿、追随。偏偏,他根本学不到苏轼的豪放、不羁。对苏辙来说,他自己感觉,他恐怕要五十岁、六十岁以后才可能走出属于他的道来。苏颂也知道,于是点点头,然后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