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八十二章 汉明之质、唐宣之德(2/4)
那位陛下,只是一个孩子。虽然朝廷一直对外宣称——官家已有十岁,乃是熙宁八年(丙辰年)十二月初八诞于大内德妃阁,生肖属龙!可实际上,大内的人说,其实这位陛下是熙宁十年(丁巳年)十二月初六出生,生肖该是蛇,如今实岁九岁不到。无论九岁还是十岁多。都是个孩子!最多是个聪明的神童而已!还汉明之质?唐宣之德?宰执们也是够给天子贴金的。但,此时此刻的刘挚才终于醒悟。宰执们或许没有说错,恰恰相反,他们是在隐晦的暗示。汉明之质,汉明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?果决啊!一旦出手,就毫不留情!还干过当殿鞭打大臣的事情。而唐宣宗的德是什么?隐德啊!在该蛰伏的时候一直隐忍,不暴露自己的才干。等到掌握权力,让所有人都如梦初醒——这哪里是什么懦弱、胆怯的宗室?分明就是一头吃人的老虎!于是人称小太宗!在位时,大唐几有中兴之像!而汉明帝的果决,加上唐宣宗的隐德。合起来是谁?汉文帝!刘挚如梦初醒。想到这里,刘挚就猛然抬头,看向那殿上的御座顿首再拜:“陛下!官家!”“臣是一片公心,绝无半分私心啊!”“乞陛下明察……”他就算是死,也要死的瞑目。所以,在某种意义上,刘挚是在肉身探路。他想要知道,自己到底败在了哪里?他也想明白,自己到底是不是因为碰了那位少年天子的逆鳞,才落到现在的处境的?“是吗?”御座上的天子,悠悠而道,稚嫩的童声,看似随意,但在刘挚耳中,却几乎是坐实了他的猜测。因为这位陛下随后就道:“小人无朋,君子有之?”“爱卿的意思是,朝堂上尽为小人,独卿与王岩叟乃是君子?”顿时,朝堂之中的宰执大臣们的眼睛都红了起来。这正是当年欧阳修写了《朋党论》非但没有缓和危机,反而加剧了危机的原因——嘲讽不是这么开的。一句话,就将其他人都放到了小人的位置上。那些人能放过庆历君子?不打死才怪!也就是当时的仁庙脾气好,换一个天子,范仲淹等人都要被欧阳修连累,这辈子都难有重用!而现在都堂上的宰执们,显然脾气不算太好。吕公著更是绝望的闭上了眼睛。他知道刘挚和王岩叟都没救了!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。不参与攻击,就是对这两个人的最大帮助。刘挚却是已经放开了,他顿首再拜:“臣不敢……只是,臣以为臣乃一片忠心……”“乃是见开封府之弊,故而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