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文学小说> 历史军事> 封神之清平游记> 第1447章 新锐(2/3)

第1447章 新锐(2/3)

下,只能采取战略防御。



    连连击败马藩,起义、投诚、投降、俘虏的兵士很多,可以使用的已经和后备兵陆陆续续补充进了受损的各军,目前在关押中的大部分俘虏,人数庞大,还不敢随随便便编入大军,让他们上战场。



    清平子、宫疏雨决定恢复守备兵镇建制,由雄鹰岭直接指挥,宫疏雨兼任兵马使,调匡弼任军师,任命伤势痊愈后休养的郭相群为兵马副使。



    成立黄家军,任命马向荣为指挥使,后勤支援兵镇的守备军及闽喉兵镇的永嘉军调回,归守备兵镇节制。



    收到调令,无论是彭着升还是向武,都不想匡弼离开,希望雄鹰岭另外派人主持对柴藩的战事,兵马副使郭相群本身就是一个拥有丰富指挥经验的合适人选,根本不需要军师。



    彭着升感触很深,有匡弼在,至少战略上可以保证与雄鹰岭保持一致,战术上也没有问题,他和吕丞光都轻松很多。



    向武更不用说,他和匡弼单独指挥一个战役集团,负责虎贲峡谷和丹扬郡南部地区,一看就是要成立一个新兵镇的架势,他们二人就是未来的兵马使和军师。



    匡弼没有真正亲临一线指挥过战斗,虽然对前线具体的排兵布阵不熟悉,绝对是优秀的军师或参军事,二人配合相得益彰,舍不得他离开。



    雄鹰岭的回复是,这是命令。



    他们能看到匡弼的特殊作用,难道清平子、宫疏雨不知道?



    别看二人在雄鹰岭主持全军大局,对前线的细节问题却不一定都清楚,也不可能面面俱到,这个需要前线将领具体判断、把控并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。



    郭相群在战斗指挥方面没有问题,但柴藩的动作幅度将达到什么程度,兵力将是什么规模,陌生的晁炳恢等部该怎么打,等等,这些都需要一个敏锐的人在前线根据情况做出正确判断,负责情报、擅于洞察人心的匡弼无疑是最合适的一个人选,可以给雄鹰岭提供最符合实际的报告,以做出针对柴藩的有效战略布置。



    匡弼从前线回到雄鹰岭,宫疏雨和他交谈后,命全权负责指挥对柴藩的战事,包括关于陈杉军方面的判断和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