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百八十四 由你来开创新的荀氏(3/6)
彧以尚书令的身份获得了主掌朝政的实际权力,随着曹操对袁绍的军事胜利,荀彧的政治影响力进一步扩大,颍川士人的权力越来越大。于是,曹操决定迁都邺城,将自己的政治核心转移到武力平定的河北地区,扶持河北士人制衡颍川士人,以获取更多的权力。这对颍川士人是一次极大的打击,对荀彧的政治影响力和权力也有很大的影响。两人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出现政治分歧,而随着曹操自领丞相,把汉帝国的权力从内朝尚书令转移到外朝丞相府之后,这种分歧就完全无法调和了。曹操不能容忍荀彧的权威和权力超过自己,而荀彧也不愿意接受自己合伙人的身份和功劳被曹操抹消,不愿意接受这个局面。两人之间的关系随之彻底崩裂,最后迎来了悲剧的终末。刘备愿意相信这两人之间是有很深的私交的,这两人在创业阶段,一定是互相欣赏,互相友好,有过很多美好的回忆。但是私交在权力面前,又能算得上什么呢?当权力与核心利益出现争端而又有人不愿意后退的时候,再美好的回忆也没有任何意义。而这种悲剧在刘备看来也没什么好遗憾的,只能说这两人都有不愿意放弃的核心利益,但是在此之间,汉室的存亡到底被他们放在什么地方,就不好说了。亦或者汉室的存亡也只是他们政治斗争的一枚棋子。汉室存亡不重要,他们的存在与否才是最重要的,那个时候,他们谁也不是汉室的臣子,谁也不是圣人。王佐之才也不是圣人。所以,看着荀彧的背影消失,刘备微微叹息,便把视线转向了房间一侧的屏风后面。“公达,文若的选择你也看到了,不是我不给荀氏机会,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给荀氏机会,甚至给的都有点太多了,奈何荀氏自己把握不住这些机会,这难道是我的问题吗?”刘备话音落下,荀攸便从屏风后面转出,看着荀彧离开的远处的身影,神色非常复杂。良久,荀攸叹了口气。“陛下所言,臣已经明了,陛下对荀氏已经仁至义尽,臣亦深深感念陛下的恩德,但是荀氏自己无能,不感念陛下的恩德,他们太傲慢了,这完全不是陛下的问题,臣……无话可说了。”三天之前,荀攸找到了刘备,私下里和刘备交谈,希望刘备可以给荀氏最后一个机会。他觉得荀肃和荀彧说不定能给荀氏带来一个全新的未来,如果他们能办到的话,就请求刘备原谅荀氏。他表示这是他作为颍川荀氏子弟对荀氏的最后一次援